“云巴”(比亚迪胶轮有轨电车)效果图。(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云巴”——比亚迪胶轮有轨电车
比亚迪胶轮有轨电车,是比亚迪历时7年,耗资近百亿打造的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不占用道路资源、具有独立路权的立体智能交通系统。
技术特点:产品搭载无人驾驶系统、多功能深度集成的综合调度系统、人脸识别等高科技配置。
产品优势:建设成本低、建造周期短、可完美融入周围环境,为居民提供更智能、舒适、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助力城市交通升级。
春节过后的重庆,重点产业领域迎来“开门红”——比亚迪年产20GWh动力电池产业项目及“云巴”项目,2月22日在璧山同时开工。
于比亚迪而言,在加码动力电池和新能源周边产业的当下,璧山项目能够帮助其尽快形成动力电池规模产能,并开展新能源轨道交通应用示范。
于璧山而言,该区正在布局新能源汽车、网联汽车、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比亚迪项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那么,比亚迪为何会选择璧山?
回溯其落户过程,是由刚开始双方“未见火花”,到如今双方都“惊喜不已”。
“璧山团队的持之以恒打动了我们”
早在四五年前,璧山的招商团队就前往比亚迪,对比亚迪动力电池产业项目进行了首次接触。
招商团队成员曾维波坦言,当时,双方并未擦出什么特别的火花,“毕竟此前对方很可能连璧山在哪儿都不知道。”
而那时的比亚迪,正雄心勃勃筹划大幅提升电池装机量、改革固有的内部供应模式,意图在中日韩动力电池三足鼎立的大势中有一番大的作为。所以,他们对国内各地的招商团队,自然也没少接触。
璧山如何脱颖而出?令比亚迪感到有些不一样的,是璧山招商团队那股锲而不舍的劲头。
比亚迪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说,在几年时间里,璧山方面跟公司每年正式接触至少十次以上,各种非正式接触更是不计其数。“招商团队会找到一切可能的机会来洽谈和沟通,并且会主动帮助我们去谋划、论证、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势,甚至还会提出一些我们此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我们竭尽全力,就是想让比亚迪公司感受到我们是在切实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璧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罗志军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璧山并非是单纯的招商,而是想和企业一起做一份事业。
数年下来,比亚迪切实感受到了璧山的诚意。比亚迪公司副总裁、电池事业群CEO何龙说:“璧山方面的持之以恒深深打动了我们。”
何龙发现,璧山区乃至重庆的区位优势独特,工业基础强,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有非常好的资源——本地拥有300万台产能规模的主机厂,“云巴”在重庆也有很好应用场景和市场潜力,还有充足的人才供给和优厚的政策条件……
同时让何龙印象深刻的,是璧山这座城市的“小而美”,“整个城市非常温馨,规划布局非常前卫,是个宜业宜居的好地方!”
“老伙计”的现身说法
比亚迪能够落户璧山,还有一个“介绍人”——游艇会电子。作为比亚迪的重要合作伙伴,游艇会电子主动牵线搭桥和不遗余力的推荐,对促成比亚迪项目落地有着重要影响。
游艇会电子在璧山有家子公司——瑞润电子,2012年刚入驻时,还只有数十名员工,年销售额不过几百万元。如今,瑞润电子已从一个单一生产连接线束的工厂,转型为生产连接器、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知名企业,员工达到800多人。近3年累计纳税约1亿元,2018年净利润比2015年增长约56%。
这一切离不开璧山区委、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瑞润电子负责人介绍,前两年,在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璧山区政府千方百计争取农发基金3.9亿元向公司增资,这才有了如今的瑞润电子。
一方面游艇会电子这位“老伙计”现身说法,另一方面比亚迪也有了亲身感受。自2018年8月24日动力电池项目签约后,璧山立即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倒排时间表,落实责任人,不到3个月时间,便完成了该项目上千亩的土地整备,供比亚迪进场开展前期工作。
这样的效率让比亚迪方面惊喜不已。何龙认为,由于前期工作提前到位,项目投产时间将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左右。
项目推进中严格实施周调度、日通报,期间遇到任何问题,由区相关负责人主持现场办公、现场解决……这一切,比亚迪方面看在眼里,对璧山各项服务工作大加赞赏,决定将“云巴”以及更多项目在璧山落户。
其实,以上并非比亚迪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罗志军介绍,璧山在重点项目推进中均实施周调度、日通报等制度,对广大企业均开展全方位服务。比如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时限,璧山就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提高了效率,收获了口碑。最近一年,璧山高新区还积极引导扶持100家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
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璧山的“以商招商、口碑招商”,释放出了强大能量。
1月下旬,璧山集中签约2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96.5亿元,预计年产值599.6亿元,其中青山新能源传动系统产业园、三友整体上市及汽车轻量化生产制造,均为百亿级项目。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强化璧山在新能源及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竞争优势。
罗志军表示,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的产业大势,也是中央和重庆市的重要部署,璧山对相关决策的执行力度,决定了本地行业的基本走向。“璧山有三四百家传统汽车配套企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他们均面临转型升级问题。而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引导他们迈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无疑是最好的出路。”
何龙介绍,璧山20GWh动力电池项目建成后,其产能将达到比亚迪总产能的1/3左右,这种规模对配套企业本身就是一种吸引。而“云巴”则会带动国内其他地方前来考察应用前景及商机,形成聚集效应,推动本地的研发制造。
对于新能源汽车及周边产业的发展格局,罗志军表示,璧山“既要一轮明月,又要满天繁星”。除了引进龙头企业,璧山还将瞄准产业链上的“高精尖”以及生命周期长的企业。
未来,璧山将打通电池、电机、电控、整车等产业链,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